我最近實踐不搭飛機的旅行,前往台灣海峽對岸走海岸與他們的離島,所經海岸自然景觀大都是巨石交錯堆疊與白沙灣的樣貌,幾乎見不到綠樹,沿途公路兩旁行道樹與鳳凰頭沙灘邊的森林公園,全是人造木麻黃林;台灣多數海岸是土地公種的多樣天然林,墾丁海邊有不少南洋漂流遷移來的樹群聚落,更奇特的是由河流出海口到將近4000公尺的高山豐富林相不必一天行程,而這麼寶貝的綠林婆娑島國今何在?
以旅行者觀點,交通太方便的景點留不住觀光客,偏偏台灣既想發觀光財,又開闢過多公路讓觀光客呼嘯而過;小而美的特質未善加利用,卻被冠上因小只需玩幾天就夠了!最遺憾的是不知台灣地質須森林儲水護土,高山森林經開發建設公路與利用森林資源,地體遭受嚴重破壞,不只一百多條原本終年水量不缺的溪流經常乾涸缺水;日久遇雨必成災,「天災頻繁」已讓國人忘記天災起因於「自作孽不可為」的人禍了!近幾年,國家資源用於修復災區公路建設的經費龐大,每每災後政府宣稱:以一年時間恢復山區遇雨必潰爛的公路,卻往往建設尚未完成驗收,又逢雨被沖毀了,連續三年有這種情形的數個案例,今年仍要撥款五十億以上的款項,繼續做這種遇災即毀的工程建設?
公元2000年,我從尼泊爾搭車至西藏拉薩自助遊,沿途多輛吉普車彼此支援相互照應,沿途公路上上下下,大多碎石道路型態,寬窄依地形地體而變化,蜿蜒前行,遇溪則渡水,遇坡爬伏,公路附近居民的工作是隨時將散去的碎石路恢復;台灣中橫早期不也如此?固定時間讓雙方車輛來往,時間集中彼此互助,當時發生事故的機率會比拓寬中橫後還高嗎?
近日陳玉峰老師談及災變地區路段,給與當地居民挖土機與必要工具,讓住民保護住區,災區屢建必壞的公路路段維持林道標準,方便來往交通即可,省下過分浩大的工程經費讓當地居民長期維護與雨季前遷移安頓的花費,還較實惠!
背包客旅行平台 12月活動需報名
PLATEFORM OF BACKPACKER
一、
時間:12月5日(週三)19.00-21.00
主題:我最想介紹台灣的…(中、英…等組,其他語言報名時請註明)
主持人:哈庫、弦音
地點:高雄市三民區中山一路311號12F-2(南台灣國際交流平台)
交通: 高雄火車站前站前大樓
二、
時間:12月16日(週日)14.30-17.30
主題:旅行微電影實作賞析—談腳本規劃、攝錄影技巧
主講者:周凌箏(記錄片編導製作)、南台灣錄影傳播協會攝影師
地點:高雄市鹽埕區大勇路3號(駁二勞工博物館)
交通:捷運鹽埕埔站出口1右轉
報名:請傳姓名、email 的手機簡訊至0932783384 email:p928737701@gmail.c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